


去年以来,咸阳市泾阳县医疗保障局认真履行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职责,紧紧围绕建立健全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下足“绣花功夫”,精心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监测体系,实施“精准帮扶”,尽力帮助困难群众减负脱困,有效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彰显了医保力量。
健全工作体系,强化协调联动。结合省、市文件精神,第一时间建立易致贫返贫人口动态监测工作机制,确定分管领导和工作专班负责日常工作,定期研究部署,落实阶段任务。严格乡镇医保办考核督察,下发了《关于加强因病致返贫监测工作的通知》,将动态监测工作列入镇医保工作站、村医保服务室重要职责,要求主动配合各镇办衔接开展工作,积极参与到镇村调查研判工作中去,第一时间为研判结果提供行业技术支撑,并将该项工作纳入考核,确保职责任务落实落细。
提前主动介入,抓好监测预警。建立医保脱贫“双向筛查”防返贫机制,落实“自上而下”筛查和“自下而上”申报措施,每月指派专人认真整理城乡居民各类报销数据,从中筛选出自负费用超过1万元的脱贫人口和自负费用超过2.6万元的一般农户的名单,分类统计,逐人汇总,分别报送县乡村振兴局和市医保局。同时将名单下发至各镇医保工作站,由镇、村经办机构逐人进行入户核实,第一时间摸清患者及家庭的实际情况,了解医疗保障方面的困难需求,将结果上报医保局。局机关工作专班对镇级核实结果进行研判,对医疗费用负担重、经济收入偏低、纳入监测范围可能性大的人员,再入户详细调查,针对实际情况,提前拟定帮扶措施,确保第一时间化解返贫风险。
精准实施帮扶,化解返贫风险。为进一步增强医保政策帮扶措施实施的精准性,印发了《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通知》,明确了监测对象范围、监测方法、帮扶措施制定和落实。自开展动态监测工作以来,全县共完成4次动态调整,每次动态调整结束后,将所有新纳入户进行调查走访,做到“每户必访”“不漏一人”,根据掌握情况,从落实医疗救助、办理门诊特殊病备案、解决门诊大额病购药困难、协调转诊就医住院等方面“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同时结合建立扶贫补偿台账工作,定期对监测户已发生住院、门诊报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判。对异地单次就医应报未报医疗救助或累计费用较大,可纳入医后医疗救助范围的人员造册登记,组织工作人员及时入户帮助完善资料,按规定程序申请医后医疗救助,按标准落实救助资金。截至3月底,共为9名存在返贫风险的监测户人员落实了医疗救助帮扶措施,累计拨付救助资金4.8万元。补办“两病”备案8人、门诊特殊病补鉴定7人,协调处理转院、转诊问题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