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资金周转慢、药企回款难、群众报销跑断腿?这些医保结算 “老难题”,在榆林有了新解法!榆林市自2024年11月成为国家医保基金“三结算”改革试点城市以来,创新推出了医保基金与医疗机构“T+1”即时结算的模式。并通过 “三个创新” 重构科学结算体系,让医保改革红利精准触达医疗机构、医药企业与万千家庭。
在榆林市星元医院的结算窗口,27 万多元医保资金次日火速到账,首笔医保基金“T+1”即时结算业务的完成,标志着榆林医保结算正式驶入“快车道”。榆林市医保局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搭建“即时结算”系统,将新增“日拨付”与原有流程衔接;实行“T+1”日拨付、月结算、年度清算模式,把结算周期从30天压缩至24小时,医院资金垫付难题得到极大缓解。
榆林市星元医院院长 王建睿:"过去,医院每月垫付的医保资金高达1000多万到2000万,资金周转压力巨大。现在‘T + 1’即时结算模式把出院后30天的结算周期,缩短到出院后1天内实时结算,医保基金及时拨付到位。这种结算方式的改革,大大缓解了医院的资金垫付压力,让回笼资金能够用于医院日常运行,保障了医院良性有序运转。"
榆林市医保结算的创新探索并非一蹴而就。自2020年起,榆林建立市内三级公立医疗机构集采药品药款与医保基金的结算直通车,如今已累计向39家医药企业结算药款4.38亿元。这种直接结算模式彻底重塑了医药供应链生态,更让医药配送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改革红利。
鸿业医药总经理 曹莉莉:“在国家实行医保基金结算以前,我们和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结算周期长达3 - 6个月。资金长时间无法回笼,公司垫资压力巨大。现在医保基金直接和我们企业结算,只要按月申报,当月就能收到货款。资金回笼周期大幅缩短,//我们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药品配送服务优化和供应链完善上。”
截至2025年4月底,榆林市级医保经办机构已向39家集采药品供应企业结算药款4.38亿元,为医药产业注入强心剂。同步结算方面,榆林市医保已经实现陕西全民健康保与基本医保“一站式”同步结算,覆盖榆林市90家医疗机构,目前累计支付2514.25万元,让群众报销从“多头跑”变为“一窗办”。
患者家属 姬彩琴:“我家这次治疗花了十多万,医保报销了不少。以前报销得在医保局和保险公司两头跑,准备一大摞资料,办手续就得3 - 5天。现在这个改革正常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既方便又实惠,真是太好了!”
国家医疗保障局今年1月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提出“2025年实现80%统筹地区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2026年覆盖全国所有统筹地区”的目标。2024年,榆林市成为陕西省唯一全国医保基金“三结算”改革试点城市后,按国家和省医疗保障工作部署,组建工作专班,梳理优化结算流程,对接省信息技术部门,搭建“即时结算”信息系统模块,制定“三结算”试点工作方案推进项目实施。榆林市从医疗端即时结算提速、供应端直接结算稳链、服务端同步结算便民三种模式协同发力,构建多层次、高效率医保结算体系,提升了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和参保群众获得感,推动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深度融合,完善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榆林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刘小艺:“目前,全市8家试点医疗机构已收到我们拨付的医保基金1026.6万元,为缓解医疗机构垫资压力、助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国家和省医保局的试点要求,进一步扩大医保基金“三结算”覆盖范围,改进和完善医保基金结算流程,切实方便参保群众看病就医,赋能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