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首页>医保要闻 > 省医保动态
驻村日志
时间:2022-01-16
来源:陕西省医保局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2021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西安人的生活节奏。疫情在社区隐匿传播,城中村是重点。12月30日,我作为省委组织部紧急选派的下沉干部之一,下沉到长安区周家庄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与我一起战斗的,还有我局晓鸿同志和长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鸿武、区乡村振兴局局长王琛以及街道下沉干部共7人。

周家庄村包括10个村组和一个工业园区,共有1350户7637人,外来租户占多半。2021年12月26日至27日期间,周家庄村在附近朱雀农贸市场传染链感染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均是流动务工人员,疫情防控压力陡增。在向长安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报到后的第一时间,我来到了村子里,简单了解情况和熟悉市、区防控工作要求后,与下沉干部迅速搭建起工作架构,将所有下沉干部和15名村组干部按照工作任务编入“一办七组”,根据工作需要紧急招募了65名志愿者。

87个人的服务队伍看似庞大,但服务保障全村7600多人,难度可谓不小。村民们不能流动,生活物资的采购、分发都由服务队来完成;就医和各种生活上的困难,也要通过干部们来协调解决。村支部书记苗省民头脑很清醒,在村子28日凌晨列为封控区还没有流调信息反馈时,就将150多名封控前去过朱雀市场的村内居民,落实了足不出户的硬措施,事实证明这个措施有效防止了村内感染,后来市区认定的79名B类在村内居住的密接隔离人员,都在这个范围,这有效减轻了后面的工作难度。

“疫情无新增,生活有保障”是上级交给我们城中村工作组的两大任务。在封控开始的头几天,各方运转显得有些忙乱。为尽快认定和转运村内重点管理的150多名风险人群,我曾在一天时间给区里一位领导打过N次电话,说急了甚至把“我们是省委国中书记派来的”来督促他,第二天开始转运时,这位领导疲惫地打电话给我说“尽了最大努力”,我瞬间双眼湿润。后面陆续又见到进村看望我们的哑着嗓子的吕强书记、李娴区长,我打心底心疼起他们,在基层工作多年,知道此刻他们的难处。

为有效服务群众,我们及时实现了全村网格管理。按照村两委会成员包片东、南、西、北堡子和园区五个一级网格;小组长管控各村民小组二级网格;志愿者按自然街区在三级网格街巷开展执勤管控和群众服务;同时对有租户的家庭明确户主为四级网格长管理好本院落内区域,及时解决租户存在的生活困难。集聚了众多务工者的城中村,这里的村民比城市居民有着更多的焦虑,我们开展网格志愿者每日“敲门行动”,除了摸清村民都做没做核酸,重点要看看他们还有什么难题、建议。村里第一时间开放村内物资配送小循环,符合条件的村内菜店、便利店、药店、食品店被纳入“生活保障组”,村民在需求群里“点单”,保障组和服务队的成员负责“接单”、采买、配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住着35个农民工的院落,有13个民工之前在一个项目打工,该项目因疫情暂时停工后,他们吃喝在家,手头紧巴,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鸿武同志多次与项目方协调,提前支付了农民工部分工资,我也隔天差五地给他们送去生活物资,给他们留下了我的电话,这段时间他们也一直把我当成了困难倾诉的朋友。

村委会对我和我局晓鸿同志省医保局干部的身份,在就医便捷上有更多期待,我局晓鸿同志也的确发挥出了和省、市各医院熟悉的优势,从进村下沉的第一天起就承担了全村医疗保障的职责,在医院和医保规定范围内牵头协调,在医患之间架构起“桥梁”和“快车道”,确保群众及时就医,周家庄村封控期间20多名群众的看病就医就没让大家揪心过。

村里已经连续14天没有确诊病例了。临近年关,加强城中村防疫管理,内防输出、外防输入,确保收尾收得干净、彻底,经得起检验,任务依然很重。周家庄村外来滞留人员返乡意向、方式以及目的地村委会、社区负责人联系方式等都已经详细摸底,长安区郭杜街道从中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后,确需离开的滞留人员如何安全返乡、与家人团聚,需要我们用心用情帮助。村外归乡的游子,如何安全地回到母亲的怀抱,需要谨慎周全。集中隔离人员返回后的监测管理和重点场所的消杀,也需要继续。村民如何过上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还需要各方帮助,妥善安排……忙碌的日子尽管琐碎甚至不值一提,但伟大就蕴藏在平凡中,能被群众需要,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