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落地和推进,大批药品价格下降给患者带来实惠。
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部曹媛媛报道:
对于每一名患者来说,都希望自己能够用便宜的价格,购买到好药品。最近,随着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落地,55个品种、75个品规的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3%。这一政策的落地,将给患者用药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家住西安南郊的张阿姨,去年查出了糖尿病,需要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在她的印象中,过去在医院开的盐酸二甲双胍片是0.5克乘30片规格一盒的药物,价格为36块钱。12月7号上午10点,她来到西安航天总医院开药时发现,药品厂家换了、包装也换了,变成0.5克乘60片规格一盒,价格是7块6毛8。
“张阿姨:那这效果好着吧?
医生:效果好着呢,您看我们每个药品这里都写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这个药虽然是降价了,但是它质量是不会下降的。”
张阿姨在医院取药。
今年8月24号,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发布中选结果,55个中选药品与同种类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3%,最高降幅95%。本次集采药品既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常用治疗性药物,也包括抗癌药等重大疾病用药。
为确保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在我省落地见效,陕西省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下发通知,明确从11月25号起,全省参与集中采购的医疗机构执行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
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一级调研员马京敏:“11月25号已经开始正式执行了,医疗机构第三批已经开始执行了,55个中选药品,涉及了我们陕西75个品规。像齐鲁制药的奥氮平口崩片降价95%,从一盒129.6元降到了6.3元。”
对于这样的降价幅度,西安市民贾先生同样感受明显。
“我爸是2018年4月19号做的支架,他还有糖尿病,刚开始我充钱的时候,每次都是1200块钱,现在的话,你看加起来就400多块钱,要是(市医保)报销之后等于就花200块钱。”
贾先生在医院帮父亲取药。
贾先生拿着医院门诊处方给记者看,当天他开的6种药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贝那普利片、阿卡波糖胶囊、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总计394块9毛,这些日常用药,为他减轻不少经济负担。
贾先生:“我报的慢性病,每个月规定就这么多,少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一还多,它就是从1200降到1000,然后降到800,现在到400,越来越便宜了感觉。”
以第三批国家组织集采的——盐酸二甲双胍为例,这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物,在44家药企的激烈竞争中,0.5g规格的单片平均价仅为1毛2分。
西安航天总医院药剂科主任王丽红:“虽然说是厂家不一样,但都是国产的,有可比性,而且都是通过国家一致性评价的,同比降幅是78%,对一个糖尿病病人来说的话,一年的话可以节省2000多块钱的费用。”
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部分药品。
从11月25号起,西安航天总医院正式实施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目前已有33个品类的药品配送到位。涉及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疾病、抗感染、解热镇痛、呼吸系统药物等多个治疗领域,还有一些价格比较高的抗肿瘤药和抗菌药,大部分药品采购周期为1年左右。
西安航天总医院药剂科主任王丽红:“按照时间节点,按照我们的目录给患者配备,确保使用,确保质量,还有一个是确保配备,然后确保回款。”
西安航天总医院药剂科主任王丽红。
记者在医嘱单上看到,为了鼓励医生使用中选药品,医院在中选药品后边会备注一个大写的字母G,即“国家带量采购”的意思,并将中选药品采购价作为医保支付标准,减轻患者用药的经济负担。
王丽红:“降价了以后,医保病人使用药可以降低我们住院病人的次均费用,因为医保会有一个定额,比如说这个病人只能花4000块钱,通过这个药品降价以后,就可以降低药占比。”
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从采购、支付、预付回款到落地使用等,均已形成常态化机制。比如,医保基金将按不低于集采药品专项采购预算的30%,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或中选企业,并要求医疗机构按合同规定及时结算,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这意味着,采购各方“压账期”的问题得到解决,企业的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大大减轻,医院也能够及时回款,最终使患者用便宜的价格,购买到好药品。
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一级调研员马京敏:“我们预付给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在20天内预付给生产企业,这样也节约了它(企业)的成本。结余还是给了医疗机构了,给了病人了,病人是按实际的价格去买药的,患者受益了我觉得这也是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患者及家属排队取药。
以超级团购的巨大优势,换来药品的优质低价,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落地和推进,一大批药品价格不断下降。患者不仅能够用低价购买到好药品,企业也实现了以量获利的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仿制药质量水平总体偏低,部分原研药品种价格长期明显高于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了节约医疗费用,提升我国的仿制药质量和制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早在2012年,我国就启动了15个试点品种的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
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一级调研员马京敏:“就是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来倒逼原研药的降价。”
2019年1月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包括西安在内的11个城市,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
至此,一致性评价与带量采购“完美结合”,从政策的规定来看,通过一致性评价进度靠前的企业,可借带量采购的机会迅速抢占市场。
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一级调研员马京敏:“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过评的药品,和我的原研药在一个质量层次以后,那就是拼价格的,大家的质量是相同的,那谁的价格低我肯定用谁的么。”
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一级调研员马京敏向记者介绍有关情况。
我国每年的药品销售额大概1.8万亿元,其中来自集中采购平台的订单接近1万亿元。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如果能够进入集中采购名单,就能很大程度上以量换价,获得利润。
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一级调研员马京敏:“未过评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时候,我们就不让你挂网了,其实还是要促进你积极地争取(中选),国家也希望把更好的更优的留在市场上,通过转型升级啊,提高你的质量保障你的市场。”
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部分药品。
“对于国内的药企来说,重视药品质量,通过一致性评价上市,这个理念非常重要,”西安交大一附院药学部主任封卫毅说,药品销量大幅提升,医院按时回款,药企营销环境也会更加健康。
西安交大一附院药学部主任封卫毅:“这几年确实国内的企业药品质量也在大幅上升,如果参观过药企都知道,药企设备的改造啊很多东西改变也是在重视这件事情,再加上外企原来的专利到期,它大幅度往下降,它不参与这个它也活不下去,没有市场了。”
西安交大一附院药学部主任封卫毅接受记者采访。
事实证明,这些质优价廉的药物在临床受到欢迎,约定用量完成度较高。
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一级调研员马京敏:“前两批国家组织采购的药品集中采购的57个中选药品,费用从427亿元降到了83亿元,节约费用344亿元,其中降价效应是180亿元,替代效应是164亿元。”
随着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落地,目前,我省已累计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112个品种,数量再创新高。
在西安航天总医院等待取药的患者。